2023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体会1——邓蘭庭
2023年4月24日低碳地基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-刘松玉
- 研究背景
软弱地基在我国临海临江滨湖地区广泛分布,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;原有地基加固方法,有效加固深度浅,造价高,工期长,质量难控,且需要大量水泥,砂石材料,碳排放高。
现如今岩土岩土工程低碳化途径有三种,智能技术,低碳材料,固碳技术。
- 创新点
- 变截面双向搅拌智能施工技术
- 气动处理地基(零材料),这是我在这次汇报中,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,原理是通过向地基内部注入高压空气,通过扩展作用,劈裂作用等迅速增大土体渗透性,加速排水,形成里应外合加压模式,实现深厚软土快速加固,没有用到传统的加固材料。
- 气动共振技术,调整频率使系统与土体共振,实现振密,气动剪切破坏结构,结构快速重组。
- 固碳技术中提到了Mgo系固化剂特点,实现碳中和
- 固碳复合桩技术,工业捕捉到的CO2注入桩中,快速固碳实现复合桩
- 思考
传统的加固地基的技术耗材大,CO2排放多。之后低碳加固地基技术必将会是趋势。零材料化也是日后的一个发展潮流
2023土耳其地震灾害速报-汪发武
汪发武教授在4月22日11点55分做出2023土耳其地震灾害的汇报工作。
此次地震,最大震级7.8.最大余震7.5,最大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不大,为何最大余震不能单独列出?主要因为本次地震基本都发生于东安那托利亚断层,故不单独列出。
本次土耳其地震由左旋走滑断层引起,影响范围之大,面积相当于我国云南省。(左旋走滑断层引起: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,面向断层,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,那它就叫左滑断层)
汪发武教授的团队,主要沿断裂带研究。主要调查内容分为地震效应(地面震动,地标破裂)、次生效应(砂土液化,侧向流动,滑坡落石及堰塞坝)、受灾对象。
在后面的汇报中,汪教授一一给我们展示了土耳其地震的受灾情况图,比如桥梁的横向限位设计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地震的影响,X型房屋结构设计同样如此,但是大部分的建筑受损严重,几乎成为废墟,从中也有一部分人为的因素(偷工减料)导致了危害加大。汪教授提出此次科学证据在民用建筑及基础设施设计、施工等责任追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给全世界会造成一定影响
思考:
本次汇报中我产生了以下思考
- 土耳其地震中,那些幸免于难的建筑设计我们可以加以学习
- 土耳其的科学追责制度在我国是否可以广泛应用?
- 为何在断裂带以上或者旁边的有些建筑物受到的影响很小?